▲ 学校规定,放学期间学生不得留在宿舍。许多学生被迫冒雨留在校园。图片/齐鲁晚报 视频 “今天早上我姑姑在宿舍放火了我。”据齐鲁晚报报道,广西职业技术学院一名学生近日发布视频称,学校规定即使没有课也不允许学生留在宿舍,不少学生被迫冒雨留在校园。视频画面显示,下雨天,不少学生撑着雨伞在外面闲逛,有的学生直接把人的粪便扛到外面。发帖的学生无奈地问道:“外面下雨了,我们该怎么办?”对此,学生学习办公室工作人员回应称,这是学校规定,没有办法改变。 “一年级的学生有固定的教室,要参加自习,我们一定要对新生要严格一些,不然以后很容易变得懒惰。 “我希望限制能让他们成为一种习惯。”至于要求大二、大三学生远离宿舍,本意是为了方便锻炼。视频中下雨天哪儿也不去的学生,很可能就是没有固定自习室的大二、大三学生。这样的学校管理方式也被一些人称赞,认为“为学生好”。我们必须理解学校的“良苦用心”,否则很多学生但显然,这样“管理”,学生很难养成良好的习惯。 事实上,采取这种管理方式的高校并不是孤立的。很多年前,一些西安高校就对学生宿舍实行半封闭管理,要求学生不回宿舍就不能回宿舍。早上有课。虽然也有舆论质疑,但也有部分家长支持学校采取这样的管理方式。这符合学校早晚自主学习的要求。把所有的学生都叫出来,把他们“赶出”宿舍,给了学生们一定的选择权,让他们可以比以前更早地学习来“休息”。话虽如此,但如果遇到下雨天,被“赶出”宿舍、找不到自习室的学生就会面临无处可去的困境。如果学校要实行这样的管理方法,就应该考虑给学生提供下雨天的去处,并有足够的室内空间供学生进行各种活动。更重要的是,这种管理确实把大学生当小孩子一样对待,而且简单粗暴。这是因为,如果学生被“赶出”宿舍,如果他们没有自主计划的意识虽然独立管理,但离开宿舍的独立时间还是很难利用。有的同学可能会找自习室玩游戏,有的同学可能会找躺椅继续睡觉……这并没有达到当初“逃离”宿舍的愿望。至于冒雨在校园里等待的学生们,就像一场荒诞剧。无论如何教育人,“把学生赶出宿舍”就成了目标。这是打着“严格要求学生”之名的形式主义,也是对学生时间的浪费。与所有学生都有相对统一的课程表和作息时间的中学不同,大学生通常有不同的课程表。指导大学生如何安排自己的时间,是大学应该承担的学生教育。具体来说,我们要遵循以学习者为中心,实现教育中的教育、服务中的教育,要超越家长s。管理思维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责任感。一方面,要加强学生的职业教育,教育学生从“被计划、被管理”转变为“自我规划、自我管理”。如果学生总是被计划、被管理,他们就很难独立、自主。另一方面,要推广学术教学体系,为每个学生配备学术导师,指导学生制定适合自己的大学学习和人生规划。总之,高校不应该搞这种形式主义,不要再上演“学生被赶出宿舍、雨中留在校园”等荒诞剧。撰稿/刘晨(媒体人)编辑/柯锐/赵琳校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