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新京报讯(记者吴婷婷)10月15日,随着最后一批受损房屋通过验收,北京市密云区因暴雨洪涝造成局部隐患的房屋全部已修复。走进监狱镇雅英村村民王一庄的家,院子宽敞干净,菜园里的蔬菜长势喜人,枝繁叶茂。为了庆祝回家,王一壮挂上了喜庆的中国结,摆放了多盆绿植,装饰着自己的新家。想起灾难时的情景,王义壮仍心有余悸。灾后被洪水浸坏的房屋成为全家人的“心痛”。 10月15日,密云区高岭镇耀亭村村民王义庄被分类新装窗户。他挂了一个特别喜庆的中国结。新京报记者 王子成 摄 就在几天后灾难发生后,密云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组织的专家评估组来到王亦庄家。仔细检查房屋结构后,将其列入需要维修的房屋清单。 “没想到这么快就开工了,施工队伍是专业团队,用料稳定。今天房子不仅修好了,还加了地暖、外保温,窗户也换成了断桥铝,这个冬天肯定会暖和一些。”看着新房子,王一壮的心终于落了地。密云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她建荣表示,灾情发生后,区立即启动应急机制,协调18家评估机构、160余名评估人员对全区受灾房屋进行紧急评估。加强建立“两机构并联、两级严格把关”机制,实行“一户一档”精细化管理。评估工作遵循“先急后缓、点面结合”的原则,优先完成公共场所的评估,同时为移民提供“先评估后回家”的服务。经过多次评估和测试,最终确定该区1411户房屋存在局部隐患需要整治,为后续精准治理提供了坚实的基础。为确保修复工作顺利进行,密云区制定了详细的补贴方案。普通受灾农民执行市级指导标准,对符合低保、低收入、特困优待条件的特殊困难群体,给予普通标准两倍的补贴。 “为确保政策透明、通俗易懂、落实到位,我们还牵头编制了《补贴方案解读手册》,优化评估、申报、考核、分配全流程管理。”他说建荣。密云区不老屯镇村民小李向记者介绍了自己装修房子的过程。新京报记者 王自成 摄 不老屯镇村民小李在谈起自家房屋修缮时说:“补贴政策确实给我家解决了一个大问题,我还愁着钱,打算先盖个房子以备不时之需。有了这笔补贴,整个房子就修好了一次。”记者了解到,截至10月15日,该区1411户存在局部隐患的房屋已全部修复,确保受灾群众能够返回家园,过上温暖的冬天。刘编辑梦洁、李丽君校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