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月15日,首都“十四五”系列高质量总结主题新闻发布会(“美丽北京”建设专场)举行。北京市园林绿化局记者了解到,未来10年,北京将抓住一切机遇,因地制宜建设200个新公园,同时改造一批有“潜力股”的老公园。科学拆除围墙,725个城市公园无国界融入城市。 “十四五”期间,北京新增造林绿化面积34.8万公顷,森林覆盖率将达到45%。全市野生动物种类由596种增加到620种。目前,北京已建成各类公园1100个,年均接待游客5亿多人次。 3015公里绿道连接绿色生活,让“开窗见绿、走出公园”成为现实将愿景变成日常生活。首都绿化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92.92%,提前超额完成“十四五”目标,让绿化成果越来越平等地惠及全体市民。通过科学拆除围栏,全市725个公园无缝融入城市。多年来建成的公园已成为老少皆宜的公园,服务设施不断完善。北京还启动了花园城市建设。带动了朝阳日坛、海淀曙光街等20个园林式示范街区,东城花市街、石景山维提托东街等100个城市画廊。打造海淀桥塔花墙、木樨地桥人居微花园,利用闲置城市空间和城市家具,打造100个“金角银边”微花园,将街道升级为园林景观。目前,p《北京市“十五五”城市建设规划》修编工作加快推进。北京将建设首批17个公园游憩活力群。通过出台《北京市公园游憩系统专项规划》,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将统筹休闲游憩资源,打造各类公园场景,为城市营造“绿色活力”。按照这一蓝图,北极公园的数量和质量都得到了提升。未来10年,北京将抓住机遇,因地制宜新建200个公园,同时改造一批“潜力股”老公园,丰富公园玩法。园区内将灵活配置空间,方便游客举办活动、遛孩子健身、随时社交,打造常态化的绿色生活“嘉年华”。作为公园游憩系统的脉络,绿地四通八达的空间,特别是社区层面的不断拓展,连接公园、商务区和文化区,连接居住区、办公区和交通节点。作为《专项规划》提出的创新理念,公园游憩圈层活力将遍及全境,到2035年覆盖首都50%以上的历史文化资源、70%以上的城市二级博物馆、80%以上的城市主要商圈,精准打造首都城市游憩新地标、综合性区域活力中心和社区绿色交流中心 和邻居。北京还正在整合首都的区划政策,打造充满活力的公园和休闲区。传统中轴线、大运河至城市副中心及三山五园首批17个活力组团将聚焦展现大国风采、古都之美、时代风采。新京报记者 张璐 编辑 刘梦洁 校对张艳君